胡青松

教授/博导,邮箱:hqsong722@qq.com

中国矿业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

简介  ABOUT

动态   NEWS

学术   ACADEMIC

其他    MISC

个人简介

胡青松(1978-),男,博士后,现为中国矿业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地下空间智能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。毕业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,长期从事目标定位与跟踪、物联网、无线通信、救灾通信方面的研究工作。

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矿井无人驾驶通感共融机制与精确定位方法(编号:52474185)”、“面向事故救援的煤矿物联网灾后重构机制与态势感知方法(编号:51874299)”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煤矿工作面动目标精确定位关键技术研究(编号:51204177)”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矿山安全生产物联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(编号:2017YFC0804409)”子课题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计划)项目“事件驱动的空天地多传感器协同观测方法(编号:2011CB707102)”子课题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“矿井动目标监测技术及在用设备智能管控技术平台与装备(基于物联网管控技术)(编号:2013BAk06B05)”子课题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煤矿巷道自适应环境认知机制与机会通信方法研究(编号:BK20151148)” 、江苏省科技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“智慧矿山可见光通信安全保障系统研发及产业化(编号:BA2016016)”、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“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标准研究子课题(BE2011501)”、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基金学科前沿专项“矿山物联网可重构感知方法研究(编号:2015XKMS097)”、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基金项目标准专项“矿山物联网信息(数据)描述标准建设(编号:2012BZB19)”。

发表论文100余篇,其中SCI/EI检索60余篇,出版专著2部,教材2部;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、国际PCT专利2项,其中4项专利实现转让;获“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”、“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”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。主持制定中国电子学会标准“智慧矿山物联网(标准号:T/CIE 005-2016,T/CIE 006-2016,T/CIE 007-2016)”,参与制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“矿山安全生产物联网 信息交互”系列标准。

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委员会数字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煤炭学会科学传播专家,中国电子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,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监控设备分会委员,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多域复杂环境智能感知委员会委员,江西省科技专家库专家,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,江苏省煤矿安全生产专家,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主审专家, 青岛市智能热电能源互联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,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专家委员,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智库“科文汇”特约研究员。

研究领域与硕士博士招生

研究领域:

1.精确定位与物联感知:移动目标精确定位与位置服务技术,无人驾驶、无人采掘等场景下环境感知与轨迹预测技术。
2.无线通信与弹性组网:信道建模与信道预测技术,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,应急场景弹性组网与可靠传输技术。
3.工业人工智能与先进应用:工矿场景障碍物检测、路径规划、故障预测技术研究,物联网、大数据、预测预警等系统研发。

硕士博士招生:

欢迎学习态度积极、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报考博士和硕士研究生,联系邮箱:hqsong722@cumt.edu.cn。

CONTACT Me
Scholat.com/hqsong722
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,221008
我的主页
获取微信名片
SCHOLAT.com 学者网
ABOUT US | SCHOLAT